有「想法」的空間,才能讓人事物都感受到舒適自在

透過異國文化挑戰與衝擊,破除學生思想既有格局

極度注重並且鑽研有形或者無形的每個小細節,透過專業的整合規劃,將生活機能、空間質感與視覺美學,進行完美比例的結合,並且滿足客戶們的需求。然而,倘若我們深入探討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的作品中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既獨特卻又不突兀,彷彿就像擁有生命一般。今天,我們特別專訪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蘇倍慶設計師,希望透過他的分享,用更貼近的角度,讓讀者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歷練,促成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風格獨具的空間設計作品。

透過空間感訓練,啟發對空間的概念,造型、機能、理想等元素的整合能力

實踐大學建築系畢業的蘇設計師,自小就對美術展現極大的天份,在專二時透過老師引薦進入室內設計公司工讀,爾後畢業正式進入職場工作。工作一段時日後,有感於專業能力不足而決定北上,報考當時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的插大缺額,卻在錄取後發現,嚴峻挑戰正要開始!當時實踐大學建築系(當時稱為:室內空間設計學系)以「難錄取,更難畢業」聞名!舉例來說:若七十人入學,真正能畢業的大概只有十三到十四個人,幾乎每學期會淘汰十個人。雖然倍感壓力,卻也因為實踐大學嚴謹的教學態度,讓當時身為學生的蘇倍慶打開了嶄新視野!而且因為實踐大學是屬於都市型設計學院,在地利優勢下,總能精準快速聘請當時最知名空間設計師(如:姚仁喜、黃永洪)授課,透過菁英師資的帶領,讓學生在入學第一年便精準的進入狀況。

透過異國文化挑戰與衝擊,破除學生思想既有格局

透過異國文化挑戰與衝擊,破除學生思想既有格局
透過異國文化挑戰與衝擊,破除學生思想既有格局​

二年級開始,實踐大學更邀請美國、日本、南加大、義大利、英國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透過文化交流,衝擊學生的刻版思維──而正式將空間設計這門專業注入「想法」,就從二年級的設計課開始。當時每週二、五下午都是設計課,每班分成四組由不同的老師帶領,並共同出一道題目,讓四組同學各憑本事發揮,再進行「評圖」。所謂的評圖,除了由四組老師評分外,老師更會邀請校外設計師參與評分,因此在這樣高規格良性競爭的制度下,同學為了奪得好評,往往徹夜守在工作室製圖,而老師更時常陪伴同學忙到天亮;師生共同努力的景象在實踐大學理是很常見的,也因此擁有深厚的革命情感。

一個有想法的空間,來自付出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

 

一個有想法的空間,來自付出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
一個有想法的空間,來自付出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

謎底揭曉──原來高雄市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作品裡所蘊含的獨特氣質,就是「思想」。蘇設計師說:「一個有想法的空間,才是一個能讓人事物都擁有舒適感受的空間。」透過想法,設計師得以去體會與感受案主的真實需求,並進而為案主規畫最適合的設計,所謂的量身打造,必須仰賴空間設計師對美的敏銳度、人的體貼心以及實務經驗,才能促成理想作品,而蘇設計師去年在樹德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南校區擔任講師,當時蘇設計師除了帶領學生製作建築模型外,更讓同學參觀他大學時期的模型作品──當我們凝視著那些量多精美的建築模型成列左右,便能深刻理解,高雄市采顥建築室內空間設計的高質感的設計專業背後,其實是付出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

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 無限熱情與精力堆砌而成的成熟結晶